2025年7月28日是第15个“世界肝炎日”。今年我国的宣传主题是“社会共治 消除肝炎”。
病毒性肝炎,特别是乙型病毒性(HBV)肝炎(简称乙肝),已成为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重大隐患。据统计,我国现有约7000万乙肝病毒携带者,每年因肝炎导致的肝硬化和肝癌死亡病例居高不下。
面对这一严峻形势,掌握科学防治知识显得尤为重要。
乙肝的“三大防线”
科学防治的关键策略
1. 控制传染源:早治疗、定期检查是关键
乙肝病毒携带者若检测显示病毒DNA复制(即HBV DNA阳性),应及时进行抗病毒治疗。规范治疗不仅能保护肝脏健康,延缓疾病进展,还能降低传播风险。
建议每3~6个月复查乙肝两对半和病毒载量,密切监测病情。“治疗+监测”的双重策略有效达到了“一人治疗,全家受益”的防治效果。
需注意,病毒携带者即便病情稳定,也应坚持定期随访,以防病毒再激活。
2. 切断传播途径:细节决定防控成效
乙肝主要通过血液、母婴和性接触传播。乙肝病毒生存力强,一般消毒难以彻底灭活。但持续煮沸10分钟、高压蒸汽消毒或2%过氧乙酸浸泡2分钟可有效杀灭病毒。
日常应避免共用牙刷、剃须刀等个人物品,注意消毒碗筷,避免不洁性接触等。计划怀孕的女性乙肝携带者若病毒载量高,建议孕前抗病毒治疗以降低病毒载量,预防母婴传播。这些预防细节对阻断传播至关重要。
3. 保护易感人群:疫苗接种构筑免疫屏障
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感染最有效、最经济的“终极武器”。
完成全程疫苗接种后,抗-HBs阳性即代表已经获得了有效免疫保护。但疫苗提供的保护力并非终身不变,随着时间的推移,抗体水平会逐渐下降。当抗体水平低于10mIU/mL时,建议加强接种1次,以重新获得足够的免疫保护。
对于高危暴露的特殊人群,如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母亲的新生儿,可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降低感染风险。
消除肝炎
我们能做什么?
1. 主动筛查:早发现早治疗
对于乙肝高危人群(未接种乙肝疫苗者、静脉注射吸毒者、不洁性行为者、母婴传播未阻断的新生儿、医护人员、乙肝患者家属、免疫缺陷者、血透患者等)来说,定期进行筛查至关重要。
乙肝高危人群应每6~12个月进行一次乙肝两对半和病毒载量检测,早期发现不仅有利于及时干预治疗,更能有效控制病毒传播。
对于普通人群,也建议在体检时加入相关项目,做到防患于未然。
2. 消除歧视:科学认知促就医
乙肝传播途径常被误解,导致患者遭受歧视。实际上,共餐、拥抱等日常接触不会传播乙肝病毒。这些误解使患者讳疾忌医,延误治疗时机。
加强科普宣传,消除歧视,为感染者创造友善的就医环境,才能让患者安心就医,及早接受规范治疗。
3. 全民参与:让科普照亮健康之路
要实现“2030年消除病毒性肝炎”目标,需要全民共同参与。
每个人都可以贡献力量:提醒亲友及时接种疫苗(尤其确保新生儿24小时内首针)、支持防治政策、传播科学知识。
只有当科学的健康知识真正普及,公众建立起正确的认知体系,才能凝聚全社会的防控合力。
这正是《伟大夫漫画肝胆》出版的初衷。
这本由上海三甲医院资深专家团队编写的科普读物,通过生动有趣的漫画形式,将专业的医学知识转化为大众易于理解的内容。
书中不仅详细讲解了乙肝的传播途径、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,还涵盖了脂肪肝、酒精肝等其他常见肝病的防治要点,帮助公众建立正确的认知体系,消除对肝炎的误解与歧视,为全民参与肝炎防治提供了科学指导。
书名:《伟大夫漫画肝胆》
主编:王伟
ISBN:978-7-5232-2115-0
定价:85.00元
出版时间:2025年4月
让我们从阅读开始,
用科学知识提升健康素养,
以实际行动响应“社会共治 消除肝炎”的号召,
为早日实现无肝炎的健康中国
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!
--------End--------
编辑:朱书玥
初审:王左希
复审:王 冰
终审:唐丽芳